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比核弹更恐怖!一枚即可毁灭美国核心地区?联合国曾迅速阻止

点击次数:107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10 12:35:27
回看人类历史,自从核武器问世,整体的国际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人们还陆续研发出了更加强大的氢弹。不过,对于追求杀伤力更高的武器,大家一直都没闲着。 在这些武器当中,差点出现了一种让世界陷入毁灭的终极杀器,它的威力远远超出任何核武

回看人类历史,自从核武器问世,整体的国际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人们还陆续研发出了更加强大的氢弹。不过,对于追求杀伤力更高的武器,大家一直都没闲着。

在这些武器当中,差点出现了一种让世界陷入毁灭的终极杀器,它的威力远远超出任何核武器,那就是钴弹。

一颗钴弹的威力足以让整个美国陷入覆灭,这种听起来像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武器,竟差点变成现实。同时,它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破坏力,也让联合国赶紧叫停了相关研发。到底为什么钴弹的杀伤力这么惊人呢?它的危险到底是否真能把人类弄得血书满天?

末日武器的诞生

钴弹出现的背景啊,正是在美苏冷战那会儿。之前,美国率先搞出来了原子弹,为了不被追赶,其他国家也只得加紧了研究。到了1949年,苏联也成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从那时候起,世界进入了核威慑的阶段。

此前呀,美国为了拉开与苏联在核武器上的差距,立马就开始推动氢弹的研发,想在核武器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因此,各国的科研团队都纷纷投身于相关的研究,而是否拥有核武,也变成了国家之间争夺的重点。

在1950年,一位拥有匈牙利血统的美国物理学家西拉德第一次把钴弹的想法告诉了大家,虽然他曾参与过著名的曼哈顿计划,但对于核战争还是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当他提出钴弹的设想时,更多的是想借此向世界发出警示,提醒美苏两国停售那荒谬的核竞赛。

西拉德也是首次向外界透露了钴弹的具体设计思路,基本上以氢弹为核心,然后在外壳上包覆一层钴金属。

核弹一炸,钴59会吸收能量,随后变成威力更大的钴60。而且,钴也会随着核爆散开,最后导致整个空气圈都受到放射性污染。

西拉德曾说过,“钴弹能杀死地球上的所有人”,不过,他这话听起来挺离谱的,也没引起太多人注意。真正让大家开始关注钴弹这个概念,还是那部喜剧电影《奇爱博士》。

电影里面,美国把苏联描绘成秘密研制钴弹的坏人,觉得他们这玩意一旦用上,整个世界都完蛋。

虽然这部电影算是喜剧片,但它还是向全世界的人们证明了钴弹那可怕的威力。

不过,西拉德一直觉得钴弹的作用应该是起到警示的作用。他多次强调,提出钴弹的想法本质上就是想让决策者们明白,要是核竞赛还继续下去,人类的灭绝就不远了。

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跟预想的不一样。这部电影的宣传居然让一些国家对钴弹产生了兴趣,开始了相关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那份对全球发出的警示,反倒因为这部电影变成了一种新的威胁。

钴弹的研究

尽管西拉德多次强调钴弹那恐怖的威力,但在当时的冷战氛围中,还是有一些拥有核武国家忍不住想试一试。

最先行动的就是英国啦,他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搞钴弹实验的国家。在1957年,英国偷偷摸摸地进行了一次试验,目的就是用钴丸包裹核弹,看看核武器对钴的转变效果到底怎么样。

不过实际操作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钴59的转化率只有大约1%。这次试验还算幸运,没有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但呢,还是引起了邻近国家的警觉。后来媒体曝光了这事,英国也就此收手,没有继续搞后续的研究了。

不过英国这边结束了,美国可不打算就此罢手。当时为了压制苏联,美国在核武器的研发方面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其中就包括钴弹的研究这个项目。美军还想着把钴弹做成“第二类核弹”,想用它让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被动的局面。

这项研究其实挺难的,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美国和英国都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即使用氢弹来点火催化钴的转化率,效果还是不理想。

虽然苏联没有公开曝光过关于钴弹的研究,但从他们一直密切留意美英的试验来看,估计也偷偷摸摸搞过一些相关的试验。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真的研发出实实在在的钴弹,这个破坏力十足的武器始终只在电影里或者理论上存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钴弹根本不可能研制出来,它在理论上的威力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感到胆寒。

钴弹最大的威胁在于它带来的辐射污染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影响。氢弹的主要危害是高温产生的冲击波和辐射,爆炸后这些威胁会迅速减弱。而钴弹则会不断释放持续数年的Y射线辐射,还会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

要是说氢弹的破坏范围大约在20公里左右,即使加上火灾以及轻微的辐射,最大的影响范围大概也就在几百公里之内啦。

钴弹的辐射污染可不是说散开就没有了,尤其是一枚钴60的产生,会随着大气的环流很快往全世界扩散。短短几周时间,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它的足迹。

而且,核武器里的放射性元素都得有个半衰期,不过钴弹的半衰期还会让它的危害变得更大。钴60的半衰期是五年,这段时间里,它基本能遍布全球的海洋、陆地和空中,再加上它的放射量对人体危害特别大。爆炸一开始,辐射暴露区域仅仅30分钟,就能让人丧命。

即使过了5年,辐射强度只剩一半,可是在接触后一小时之内,人依然有可能会死掉。

而且,钴60大概需要到105年后才可能降到人们能承受的水平,但它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很大。只要一颗,就足以让整个美国遭受重创,这可不是空话,而是真真实实的事儿。

钴弹彻底被禁止

从钴弹的构想可以看出它的危害有多大,因而,关于这个项目的限制和禁止早就提上了日程。

禁止的起步其实跟最早研究的英国有关系,因为他们的秘密试验曝光后,邻近的国家一得知,立刻就开始谴责,于是在国家和社会的压力影响下,钴弹的研究似乎也就此停了下来。

不过,英国虽然喊停了,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国家也跟着搁置研究,比如美国,依旧偷偷地在继续推进相关的研究项目。

这段时间里,美苏两国在大气层上进行了上百次核试验,结果让全球的辐射水平都跟着上升了不少。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早就对美苏两国的核竞赛感到担忧,心里直打鼓。

之后,联合国开始联手各国,就禁止核试验展开了讨论和协商。结果到了1963年,大家一致确认了不能在大气层和海面引爆核弹的规定。

这样一来,关于钴弹的研究就只能被迫搁置,而这项规定也让以后其他国家想要继续搞研究时,只能偷偷摸摸地来,研究的速度和进度都变得慢了不少。

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加入这项条约,到了1964年,全球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成了成员。

不过当时还剩两个国家没有加入,那就是法国和我们国家,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没进行过钴弹方面的实验。

起初联合国只是对钴弹的研究条件做了限制,这么一说还不算太严,但随着加入国家越来越多,关于核武器的规章变得更加完整,到了1968年,明确规定了钴弹的研究是被禁止的,哪怕是名门望族也不例外,还要求所有展开核研究的行动都得停止,钴弹的研发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在冷战结束之后,联合国开始着手彻底消除钴弹这种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武器,于是各签署国纷纷禁止所有核研究活动,也包括我们国家,彻底堵死了钴弹研发的可能性。

联合国还把研究和使用具有灭绝性武器列入了“反人类罪”。

不过,这份决议里没有直接提到钴弹,但根据相关定义和之前的规定,钴弹明显算是在这一类之中。

以后对钴弹的研究,不光是在联合国的规定里有限制,还会被视作道德层面上的罪行。

到了这些年里,联合国虽然清楚地强调不能搞核武器的研发或是用,但这要求还是挺有分量的。

像可美俄这些核大国没加入,看来核武器的威胁还在,不过这也说明人类在反核这事上一直在前行,慢慢取得一些进展。

钴弹出现后,科学界也建立起了一套自我约束的体系,物理学界对于研制杀伤性武器的研究也被明确禁止了。

现在回头看看,最早提出钴弹的西拉德当年的警示,加上后来联合国全面封禁的措施,钴弹的研发过程实际上更像是一段人类的历史长河。

从那些威力可以毁灭世界的武器,到后来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反对,或许也能看出来,人类在反战的路上一直在向前迈步。同时,这些武器的存在,也无疑对我们文明提出了很大考验。

现在,钴弹虽然已经不再存世,但核武器带来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失。至今全球仍有上万枚核弹头处于待命状态,它们被引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随时都能引发重大危机。

钴弹的研发史就像一则提醒告诉我们:核武器的技术提升不能无限制,任何过度追求都只会把人类推向灭亡的边缘。

正如西拉德所说,他提出钴弹的想法,主要是想让人们明白核战争的最终结果只有一条:彻底毁灭。幸好,最后人类还是按捺住了冲动,没有再继续前行。

大概正是因为这个暂停,才让人类文明才能够一直繁荣到如今。

现在核威胁还在,但咱们得一直记得钴弹带来的警示,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参考文献

《小金属,大用途——就让我跟你唠唠“钴”的那些事儿》中国地质调查局

《钴弹》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