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四期建设持续向 “生活场景化、群体精准化” 深化,针对农村妇女乳腺健康筛查覆盖率低、城市青少年不良体态高发、老年人家居环境健康隐患多等民生痛点,各地通过服务下沉、科学干预与环境改造,推出一系列贴合实际需求的健康举措,让健康保障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切实提升不同群体的健康生活质量。
农村妇女乳腺健康筛查:下沉服务筑牢 “健康防线”
我国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因筛查意识薄弱、医疗资源匮乏,早期筛查率不足 30%,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联合全国妇联启动 “农村妇女乳腺健康守护行动”:组建 “流动乳腺筛查医疗队”,配备便携式乳腺超声仪、钼靶检测设备,深入乡镇村庄为 35-64 岁农村妇女提供免费乳腺筛查,同时开设 “乳腺健康科普讲堂”,用方言讲解乳腺癌预防知识与自查方法,目前已完成 800 万农村妇女筛查,早期乳腺癌发现率从 25% 提升至 78%;在县级医院设立 “乳腺健康诊疗绿色通道”,筛查异常妇女可优先预约专家会诊,享受规范治疗补贴(最高补贴医疗费用的 40%),已开通通道 320 个;此外,通过 “村医随访机制”,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妇女定期跟踪,督促及时就医,随访覆盖率达 100%。某村妇女陈大姐说:“流动医疗队到村里免费做筛查,医生还教我们怎么自己检查乳房,查出乳腺结节后,在县医院走绿色通道很快就做了治疗,现在恢复得很好,心里特别踏实。”
城市青少年体态矫正:科学干预改善 “成长姿态”
城市青少年因长期伏案学习、沉迷电子产品,含胸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等不良体态发生率超 40%,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腰背疼痛等健康问题。今年,教育部联合卫健委开展 “城市青少年体态健康促进行动”:在中小学推行 “体态健康监测计划”,每学期开展 1 次体态评估,使用 AI 体态分析系统快速识别不良体态类型,为学生生成个性化矫正方案(如拉伸动作、站姿训练),目前已覆盖 2 万所城市中小学,青少年不良体态早期识别率达 92%;在社区建设 “青少年体态矫正中心”,配备专业康复师与体态矫正器械(如脊柱矫正器、平衡训练仪),周末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矫正训练,已建成中心 1800 个;同时,开发 “体态健康管理 APP”,推送家庭体态训练视频,提醒学生每小时起身活动、调整坐姿,APP 用户超 500 万人。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妍说:“学校体态评估发现我有点含胸,矫正中心的老师教了我拉伸动作,APP 还会提醒我坐直,坚持两个月后,同学都说我背挺起来了,也不怎么腰酸了。”
老年人家居适老化健康改造:环境优化降低 “居家风险”
我国超 90% 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多数家庭存在地面湿滑、家具棱角尖锐、照明不足等适老化隐患,老年人跌倒、磕碰受伤发生率高。今年,国家民政部联合住建部开展 “老年人家居适老化健康改造行动”: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 “适老化改造补贴”(每户补贴 3000-5000 元),改造内容包括安装扶手(卫生间、走廊)、铺设防滑地砖、更换防眩光灯具、圆角处理家具棱角等,目前已完成 80 万户家庭改造,老年人居家受伤率从 35% 降至 12%;在社区设立 “适老化改造咨询站”,由专业设计师上门评估老年人家庭环境,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同时开展 “居家安全科普”,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改造设施、预防意外事故,已建成咨询站 1600 个;此外,推广 “智能适老化产品”,如自动感应夜灯、跌倒报警手环,方便老年人夜间活动与紧急求助,已惠及 200 万老年人。某社区 81 岁的王爷爷说:“家里装了卫生间扶手和防滑地砖,晚上起夜有感应灯,再也不怕滑倒了,儿子在外地也不用总担心我居家安全,改造特别实用。”
健康领域专家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精准健康服务场景,计划年内实现农村妇女乳腺健康筛查覆盖 1200 万人、城市青少年体态健康促进覆盖 3 万所学校、老年人家居适老化改造覆盖 150 万户家庭,以场景化、个性化服务推动健康中国四期建设走深走实,让每一类群体都能在生活中享受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