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热泵地暖机爆火背后:马斯克力挺、欧盟立法,这对中国热泵场意味着什么?

点击次数:154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03 07:08:23
特斯拉投资者日上,马斯克再次公布其雄心勃勃的《宏图计划3》。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未来”的路线图,其中一项技术被他罕见地单独拎出来重点强调——热泵。 这个一度存在于专业技术人员认知中的系统设备,被马斯克称为“被严重低估的能

特斯拉投资者日上,马斯克再次公布其雄心勃勃的《宏图计划3》。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未来”的路线图,其中一项技术被他罕见地单独拎出来重点强调——热泵。

这个一度存在于专业技术人员认知中的系统设备,被马斯克称为“被严重低估的能效关键”。他强调,通过推广热泵,能大幅降低建筑和工业系统的能源消耗,这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具有“压舱石”意义。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欧盟也发布了《净零工业法案》,明确提出要在未来数年大规模推广热泵。据预测,2030年,欧洲热泵年销量将达到6千万台,占据建筑供暖设备市场的最大比重。

从特斯拉的能源愿景,到欧盟的政策驱动,热泵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战略视野”。一场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度重塑,已经悄然开始。

热泵,为何能成为“绿色未来”的主力?

热泵不是新技术,但正站在新起点。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消耗极少的电能,把自然界中低品位热能(如空气、水或地热中的热量)搬运到需要的空间,实现供暖或制冷。简而言之,用更少的能源完成传统锅炉和空调的任务,且能效更高、碳排更低。

比起燃气锅炉,它更清洁;比起传统空调,它更节能。一个热泵系统就能替代过去多个设备的功能,且几乎不排放碳,这就是为什么它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明星技术”。而热泵最大的应用场景,正是家庭供暖、建筑采暖与制冷——这也正是中国“双碳”目标路径上必须跨越的能源转型大关。

热泵在欧洲能火,是因为能源结构在倒逼;在中国能走得远,是因为产业链基础和政策引导。

近年来,从“煤改电”到“绿色建筑”,从京津冀清洁取暖试点到南方冬季取暖示范区,热泵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写入国家政策,甚至纳入“建筑节能”与“新型电力系统”范畴。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热泵制造链条,也诞生了一批有自主技术的本土品牌。特别是在空气源热泵这一技术方向上,中国企业逐步完成了从代工制造到核心技术自主,从产品出口到标准输出的跃迁。

其中,就包括来自广东中山的“热泵地暖机”品类开创者——热立方。

热立方:在热泵风口之前,先做了20年底层工作。在马斯克讲述热泵故事之前,热立方已经埋头研究热泵系统超过20年。

2003年成立的热立方,彼时大多数企业还在围绕空调、壁挂炉、地暖锅炉等传统路径打转。热立方却坚定走上了“空气源热泵+地暖机”的融合创新之路,

时至今日,热立方已形成完整的空气源热泵地暖机产品矩阵,并进一步提出“地暖机舒适家3.0系统”的概念——以空气源热泵为核心热源,集成“采暖、制冷、除湿、热水”为一体的全屋智能控制、健康空气管理和舒适体感算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活场景。

换句话说,在今天热泵被热捧之际,热立方已经完成了从底层技术到系统解决方案的打磨,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强大服务网络和应用样板。

热泵的时代,属于那些提前布局未来的人

当我们在讨论“为什么马斯克和欧盟都在狂飙热泵”的时候,更应看到,在中国这片土壤里,已经有企业率先走在了技术自立与市场实用的双重赛道上。

技术方向正确,系统能力扎实,用户体验清晰,市场响应积极,这样的企业,才是这个“热泵时代”真正的引领者。

而热立方,用20年时间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热泵是未来的答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