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突然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25%关税,这记"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一边对美笑脸相迎,一边对华挥舞大棒。短短一个月内,从海康威视被勒令120天内滚蛋,到华为5G设备强制拆除,再到如今的钢铁关税壁垒,加拿大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政治投机。但这场"打狗给主人看"的戏码,最终恐怕会让自己沦为最大输家。
一、连环杀招:加拿大对华打响"全面经济战"
1. 钢铁关税:精准打击中国产业链
8月1日起,加拿大将对含中国熔化和浇铸成分的钢铁产品额外征收25%关税,叠加50%的超量进口税,综合税率高达75%。这招看似针对"产能过剩",实则玩了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美国钢铁可零关税进入,中国钢铁却被架在火上烤。数据显示,中国对加钢铁出口仅占其进口总量18%(28亿加元),而美国钢材同期对加出口激增120%,这种"只打中国、不碰美国"的操作,活脱脱把WTO规则踩在脚下。
2. 中企围剿:从海康威视到华为的"清洗运动"
6月27日,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乔利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海康威视必须在120天内(即10月25日前)关闭所有加拿大业务。这家全球安防巨头在加合法经营多年,却因"莫须有的国家安全风险"被扫地出门。更狠的是,加政府连缓冲期都不给,直接冻结资产、禁止政府采购,连已安装的设备都要全面清查。
这并非孤例。2024年11月,TikTok加拿大办事处遭同样手法驱逐;华为更惨,不仅5G设备要在2024年6月前拆除,连4G设备都被要求2027年前清零。加拿大《环球邮报》直言:"我们正在帮美国完成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围剿。"
3. 农业反制:中国反手掐住加经济命门
加拿大以为拿捏住了中国?太天真!3月20日,中国对加菜籽油、豌豆加征100%关税,直接让占加出口40%的油菜籽产业崩盘。萨斯喀彻温省农场主哭诉:"仓库里780万吨油菜籽堆到发霉,中国订单全转向澳大利亚了!"数据不会说谎:加对华贸易逆差已扩大至87亿加元,央行被迫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砍到0.7%。
二、专家怒批:这是自残式的政治表演
"加拿大正在重复荷兰的错误——用短期政治利益换取长期经济衰退。"加拿大商业委员会主席的警告振聋发聩。阿尔伯塔大学经济学教授沙拉夫一针见血:"对美钢铝关税逆来顺受,却对中国挥舞大棒,这不是保护产业,是给美国资本让路!"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钢铁企业自己先扛不住了。魁北克省最大钢铁厂因订单减少计划裁员300人,产能利用率从78%暴跌至55%。安大略省60%的制造企业依赖中国热轧钢卷,加税后采购成本飙升35%,多伦多一家汽车零部件商无奈暂停扩建:"每吨多掏220加元,我们玩不起!"
三、中方反制:从外交警告到经济精准打击
面对加拿大的"作死"行为,中国商务部7月18日的回应字字千钧:"加方做法违反世贸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1. 法律反制:已就加拿大关税向WTO提起申诉,并启动对加木材反倾销调查。
2. 市场反制: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每年300万吨订单让加拿大彻底出局。
3. 产业反制:考虑限制稀土出口,而加拿大高科技产业9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
中国驻加大使王镝撂下狠话:"若加方取消无理关税,中方反制可调整。"但卡尼政府似乎铁了心要当美国的"马前卒",这种"割肉喂鹰"的操作,连加拿大网友都看不下去:"政府把国家脸面当废纸吗?"
四、终极困局:当美国的"第51州"有多惨?
加拿大75%的出口依赖美国,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经济结构,注定沦为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的冤大头。7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加商品加征35%关税,理由荒诞至极:"加拿大从美国市场获利过多"。更狠的是,美方威胁若加方反制,将再追加关税。
一边是美国的步步紧逼,一边是中国的精准反制,加拿大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渡轮公司的反抗颇具象征意义——无视联邦政府反对,坚持让中企建造4艘渡轮,只因"加拿大造船厂根本交不了货"。
结语:当加拿大农场主看着滞销的油菜籽流泪,当钢铁工人面临失业,当消费者承受物价上涨,卡尼政府或许该明白:在大国博弈中当棋子,迟早会被弃如敝履。这场闹剧最终会证明,跟着美国反华,注定是条死路。而中国,早已做好了全面反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