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街头巷尾的咖啡馆里,股民们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了。以前满屏的K线图都是三星、现代,现在却密密麻麻滚动着小米、比亚迪的行情。"真没想到啊,隔壁老金上个月靠宁德时代赚了辆特斯拉!"首尔江南区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朴女士边说边摇头,"现在每天开户买中国股票的人,比排队买网红面包的还多。"
韩国预托结算院的数据实实在在印证了这股热潮——今年才过半年多,韩国散户对港A股的交易额已经飙到54亿美元,中国市场直接冲上韩国人海外投资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买的不是传统白马股:小米被狂扫1.7亿美元,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紧随其后,连卖潮玩盲盒的泡泡玛特都吸金3494万美元。A股这边,中证机器人ETF成了香饽饽,韩国大妈们抢得比打折泡菜还积极。
这波操作什么意思?我跟你说,韩国人精着呢!他们本土股市今年前五个月半死不活,科技股跌得亲妈都不认识。转头一看,中国新能源车卖爆全球,机器人产业政策暖风频吹,连潮玩都火到爱豆演唱会门口摆摊。资本最诚实,哪有钱味儿就往哪钻。三星证券的分析师私下吐槽:"现在韩国年轻人聊投资,开口闭口'宁王''迪王',本土财阀股票?唉,早被叫'阿祖'(过气大叔)了。"
其实这股风早有苗头。去年韩国人买海外股票基金规模暴涨400%,其中中国主题产品占了大头。首尔大学经济系教授金在勋一针见血:"韩国散户在赌中国新经济的第二春。"你看他们押注的标的:小米代表智能硬件生态,宁德时代吃透全球电池产业链,泡泡玛特靠IP收割Z世代——全是高成长赛道。反观韩国本土,财阀把持的半导体、造船业陷入周期低谷,年轻人连结婚生娃的钱都没有,哪还有闲心买本土股票?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波"韩流北上"恰逢中国资产估值低谷。港股还在两万点晃悠,A股新能源龙头股价腰斩的不在少数。韩国散户这时候大举进场,说是"抄底"可能更贴切。釜山私募基金经理李在明说得直白:"现在买中国科技股就像买三星股票送泡菜——附赠性价比。"但风险也不是没有,汇率波动、地缘政治这些黑天鹅,分分钟能让收益泡汤。
看着韩国股民热情高涨,咱们自己人反倒要冷静想想。为什么别人敢在低谷布局中国核心资产?为什么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小米的生态链、甚至泡泡玛特的IP运营,能成为国际资本眼里的香饽饽?说到底,新经济的故事从来不怕暂时低谷,怕的是失去创新锐气。当韩国大妈都开始研究"人形机器人ETF"时,我们该琢磨的,或许是怎么让更多中国硬科技企业长成参天大树。
风往哪儿吹,钱就往哪儿跑。这54亿美元背后,既是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的选择,也是给中国新经济投下的信任票。至于韩国股民这波操作能不能赚个盆满钵满?咱们不妨泡杯茶,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