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俄军无人机,全线突破!

点击次数:163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7-27 07:57:58
文︱陆弃 近日,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前所未有的无人机密集攻击,令乌克兰防空系统陷入前所未有的压力漩涡。7月9日,俄军创纪录地发射728架“目击者”自杀式无人机,11日晚至12日凌晨又发起597架无人机集群攻击。仅仅一周时间,俄罗斯投入乌克兰战场

文︱陆弃

近日,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前所未有的无人机密集攻击,令乌克兰防空系统陷入前所未有的压力漩涡。7月9日,俄军创纪录地发射728架“目击者”自杀式无人机,11日晚至12日凌晨又发起597架无人机集群攻击。仅仅一周时间,俄罗斯投入乌克兰战场的无人机数量几乎抵平去年全年的总和。这场依靠数量优势而非先进技术的无人机攻势,已然成为俄军对乌克兰实施消耗战的核心利器。对于乌克兰而言,这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挑战,更是战略上的巨大压力。

“目击者”无人机是俄罗斯从伊朗引进后加以自制的远程自杀式武器,搭载高达90公斤炸药,最大航程超过1500公里,能够对基辅、敖德萨甚至乌克兰西部城市发起突袭。相较于传统导弹,这种无人机的成本低廉,产量巨大,俄军每月能生产至少2500架,远远超过西方援乌防空系统的消耗速度。乌克兰曾长期依赖西方先进防空导弹进行防御,但面对成群结队、多个方向夹击的无人机群,现有防空火力不仅难以全覆盖,还因弹药高昂而难以持久应对。

这波无人机攻势的实质,是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供应线、军工生产基地及民众生活的精准打击。奥地利军事专家马库斯·赖斯纳直言,俄军意在瓦解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生产能力,削弱其核心实力。随着乌克兰国内军工产能未能同步提升,且欧洲盟友军火库存日渐紧张,乌克兰不得不愈发依赖本土工业维持武器供应。俄罗斯的持续无人机轰炸,正在有效打击乌克兰重要工业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俄军无人机战术正迅速进化。一方面,“目击者”无人机开始在2000米以上高空飞行,超出多数机动防空部队的射程,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另一方面,俄军采用多方向无人机集群攻击,极大增加乌军拦截难度,令防空网频频失守。与此对应的是,西方对乌援助的防空弹药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防空系统难以持久应战。军事分析家法比安·霍夫曼警告,西方防空产能追不上俄罗斯无人机产量,若不打破这一供需不平衡,乌克兰将被无尽的空袭拖垮。

当前局势凸显出一个残酷现实:西方对乌军事援助尚未形成有效的消耗对抗,反而让乌克兰陷入“弹药困境”。乌军虽在前线顽强抵抗,但俄军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不断提升,乌克兰的防御正逐步变成“纸面防线”。这种靠技术对抗数量的战法,俄罗斯显然更具优势。只有允许乌克兰大规模打击俄罗斯无人机生产基地,甚至俄境内战略目标,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压力。否则,乌克兰的有序军事抵抗极有可能在无人机集群轰炸下瓦解。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俄军远程武器生产能力的强劲提升,和战略意图的明确:以低成本、高强度消耗乌克兰的军民资源,逐步削弱其持久战能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军事援助尽管慷慨,却难以解决弹药高价、供应链瓶颈等现实问题,军工生产扩能迟缓,无法快速填补乌军消耗漏洞。军事平衡的天平因此向俄罗斯倾斜。

乌克兰腹地原本相对安全,但现在包括卢茨克、切尔诺维茨等西部城市也频频遭受袭击,标志着俄军战略打击范围的扩大。此举不仅在物理上打击乌军补给和生产,更在心理上制造恐慌,试图瓦解民众支持战争的意志。俄军虽推进缓慢,但持续在攻城掠地,显示出其战略目标的耐心和坚决。

未来,除非西方大幅增加适合对抗无人机的防空弹药供应,推动乌克兰获得更强远程打击能力,否则乌克兰防线将继续被消耗,军事抵抗的坚韧基础被逐渐侵蚀。这不仅是乌克兰的挑战,更是西方援助体系的考验。面对俄军无休止的无人机浪潮,单纯依赖现有防御体系显然难以奏效,只有提升攻防兼备的综合作战能力,方能应对这场空中数量与技术的较量。

从无人机攻势引发的战场变局可以看出,未来战争将更加依赖高产能、低成本的“数量优势”武器。俄罗斯此举是对传统高精尖武器垄断概念的有力冲击,也为全球军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