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据《纽约时报》报道,每架 F-35——就像今年 2 月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拍摄的这一架——都含有 50 磅钐,一种受中国新出口管制制度约束的稀土元素。 美国空军
2025年4月,中国政府依据《出口管制法》对七类中重稀土及其磁体实施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命脉。这一被美媒称为“精准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反制措施,既是应对美国对华关税升级的防御手段,更是全球战略资源分配规则重塑的前奏。五角大楼报告显示,美军87%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1000余种武器系统面临断供风险。因此,五角大楼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这一挑战。
一、美国军工对稀土的需求的紧迫性
美国的军事工业是全球最先进、最复杂的工业体系之一,其对稀土的需求极为庞大。稀土元素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钕和镨用于制造高性能永磁体,这些永磁体是战斗机、导弹和雷达系统的核心部件;镝和铽则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稀土磁铁,这些磁铁在喷气式发动机、卫星通信和电子战设备中不可或缺。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评估,仅F-35战斗机每架就包含50磅的稀土元素,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受管制的稀土金属。
美国军工对稀土的需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要求极高。高性能的稀土磁铁和合金是现代军事装备的关键,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武器系统的效能。例如,高性能的稀土永磁体能够显著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和隐身性能,而高性能的稀土合金则能够提升导弹的耐高温性能和精确打击能力。因此,稀土的供应稳定性对美国军工至关重要。
然而,美国自身在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美国的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环境法规的限制和产业的衰退,其国内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极为有限。目前,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场是加利福尼亚州的Mountain Pass矿场,该矿场由MP Materials公司运营,但其产能远远无法满足美国军工的需求。尤其是库存面临危机,五角大楼战略物资储备仅剩40%,军工稀土库存仅能支撑数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因B-21项目稀土短缺亏损4.77亿美元,印证供应链断裂已冲击实战能力。由此看来,美国军工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极高,这使得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不仅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冲击,也对美国的国防供应链构成了直接影响。
二、强力制裁中国反被对方反制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美国对华施压的“三重误判”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倒被中国的反制反噬。
● 美国对华施压的“三重误判”
关税武器失效: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104%关税后,中方以稀土管制反制,直接导致美国乙烷出口萎缩(中国占美产量50%)、通用电气航空发动机订单冻结;技术封锁反噬:芯片设计软件禁运催生中国自主EDA工具突破,C919国产发动机替代加速;盟友体系破裂:日本拒绝农业让步、欧盟宣布“以牙还牙”、印度坚守乳制品红线,多边围堵战略破产。
● 中国反制的战略效应
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正是对美国制裁措施的一种有力回应。2010年,中国曾通过减少稀土出口配额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合理需求,这一措施引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最终导致中国在WTO的败诉。然而,中国从这一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并在2025年推出了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这一政策不再以环保为由,而是以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为依据,通过建立严格的出口许可制度来控制稀土的出口。
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具有极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首先是精准靶向控制:锁定美军不可或缺的钆、铽、镝等中重稀土,全球替代源近乎为零;其次是全链条监管:实施“一批一证”出口追踪制度,封堵经第三国(如日韩)转口漏洞;再就是法律战升级:援引WTO安全例外条款,将稀土定性“军民两用物资”,合规性获国际社会默许。
中国通过设立“许可壁垒”而非实施全面禁令,为自己配备了一种灵活的工具,可以根据外交和商业摩擦的情况,逐案批准、延迟或拒绝出口。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美国的制裁措施,还能够在不触发WTO违规的情况下,对美国的国防供应链施加压力。
此外,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还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通过控制中重稀土元素的出口,中国能够对美国的国防供应链构成直接威胁。例如,镝和铽等中重稀土元素几乎完全由中国提炼,全球产能的99%由中国控制。这些元素对于国防和绿色能源技术不可或缺,使其成为理想的瓶颈。因此,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战略威慑工具。
三、五角大楼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面对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美国五角大楼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决定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MP Materials公司是美国目前唯一运营的稀土中心,其生产专注于用于制造高性能永磁体的钕镨氧化物。通过这一投资,美国国防部希望不仅能够确保其对稀土的需求,还能够推动美国国内稀土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此外,美国国防部还计划资助MP Materials公司建设第二个美国磁体制造设施,该设施被称为“10X”。该设施预计将在2028年前投入运营,以补充Mountain Pass矿场的产能。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国防部将在“10X”运营的第一个十年内购买其生产的所有磁铁,并签订保底价协议——以110美元/公斤采购钕镨氧化物(中国市场价仅60美元/公斤),保障企业盈利。
美国国防部对MP Materials公司的投资,不仅是对稀土供应的保障,更是对美国国防供应链的战略布局。MP Material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特尼斯基表示,这次交易的目标是确保MP Materials公司作为一个“国家冠军”,具备建设该项目的经济实力。
四、美国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吗?
尽管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但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非易事。首先,美国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其国内的稀土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衰退,导致其产能远远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其次,稀土的开采和加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美国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源来恢复和发展其稀土产业。
此外,稀土产业的恢复和发展还需要克服环境法规的限制。美国本土稀土开发成本是中国的3-8倍:怀俄明州布鲁克矿的镝生产成本达800美元/公斤(中国为100美元/公斤),且面临严苛环保阻力——矿区周边居民抗议地下水污染,环评审批已拖延10年。相比之下,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实现“绿色开采”,2025年冶炼分离能耗同比下降18%,环保成本仅为美国的1/5。
另一方面,中国在稀土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还拥有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此外,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供应链方面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能够确保稀土的稳定供应。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坦言:“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已让美国国防工业陷入被动。”因此,尽管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但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仍需面临诸多挑战。
简析
中国稀土反制的战略意义远超单一产业范畴,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非但难以奏效,反倒被中国的反制反噬。显然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对美国的国防供应链构成了直接冲击和影响,这种反制不仅迫使美国承认“卡脖子”武器的双向性,更揭示了一个深层规律:在智能化与低碳化交织的新工业革命中,谁掌握关键矿产的全产业链控制力,谁就能定义21世纪的竞争规则。正如美国智库CSIS所言:“中国已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而稀土正是其撬动变革的支点。”
美国五角大楼通过收购MP Materials公司的股份,并资助其建设新的磁体制造设施,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然而,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非易事,美国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源来恢复和发展其稀土产业,同时还需要克服环境法规的限制。此外,中国在稀土产业方面的优势,使得美国在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方案。尽管中美已于2025年6月达成临时稀土供应协议,但结构性矛盾并未解决,长期博弈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