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他管理的产品减持了1200万股海康威视,却同时新进买入了2000万股股价已暴跌70%的医药股太极集团。
这一卖一买,金额大致相当,被市场解读为一次典型的“割肉追底”。
这并非冯柳二季度唯一的逆向操作。 除了太极集团,他的持仓组合中还新进了地产龙头新城控股950万股,
同时继续加仓了同仁堂、安琪酵母等经历深度调整的公司。 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特征:股价都从前期高点经历了大幅下跌,跌幅均在50%以上,部分甚至超过80%,
并且股价已在底部区域横盘震荡了近一年时间。
冯柳对海康威视的减持并非首次。公开信息显示,这已是他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减持2605万股和3595万股后,
连续第三个季度减持这只安防龙头,累计减持数量超过7400万股。 尽管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1%,
但冯柳的持续减持动作,可能反映了他对该公司增长动能的重新审视。
与减持海康威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冯柳在二季度大举买入了几家“问题缠身”的公司。
太极集团就是典型例子,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大幅下滑71.9%,主力产品销售不畅。
股价方面,太极集团从2023年的68元高点一路跌至18.7元,最大跌幅超过70%。
冯柳的另一个重要加仓对象是安琪酵母,他在二季度增持了350万股,总持仓达到3500万股,期末参考市值达12.31亿元。
安琪酵母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国内市占率接近60%。
尽管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净利润增长15.66%,但股价曾从70元跌至30元,市盈率一度降至16倍的历史低位。
同仁堂也得到了冯柳的继续加仓。 这家国内最先进、年产量最大的传统中成药生产企业,在过去两年股价最大跌幅达到52%。
高毅邻山1号在二季度再度加仓150万股,合计持有2500万股,这已是自2024年3季度以来的第三次加仓。
在房地产行业调整深入之际,冯柳还新进了新城控股950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该公司股价自2021年高点最大下跌84%,距离高点仍有70%的跌幅,股价已横盘10个月。
新城控股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为核心,已在全国143个城市布局,旗下的“吾悦”商业地产品牌项目经过13年发展,规模位于行业领先。
冯柳的这些操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弱者体系”投资理念。 他曾经表示:“当大家都不知道一个股票好的时候,它就没有相应的定价。
如果后续它还是不好,那也亏不了多少钱,而万一好了却可以挣到不少钱。”
这种投资方式的核心是在市场普遍不看好的公司中寻找机会,关注那些股价已经深跌、风险得到较大释放的公司。
与市场上追逐热门科技股的资金不同,冯柳二季度选择了在医药、消费和地产等传统行业中进行布局。
这些行业虽然短期面临挑战,但其中的龙头企业往往具有深厚的基本面基础和行业地位,一旦行业景气度回升,可能具有较强的弹性。
从冯柳的持仓变动可以看出,他并不追求市场热点,而是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专注于寻找那些股价已经反映了悲观预期、但公司核心竞争力仍在的龙头企业。
这种在冷门处布局、等待价值被重新发现的投资方式,在当下追逐热门板块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