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的成功之路绝非坦途,用坎坷来形容毫不为过。
但他始终未放弃对表演的热爱,从难登舞台的配角蜕变为主角,从无戏可演到片约不断。
他始终保持着旁人难有的平和淡定。
前段时间领奖时,他称想暂停两个月休息。
没想到会被误以为要退圈,直到他再传喜讯。
获评国家一级演员
2025年7月29日,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公示发布。
张译(公示名“张毅”)通过一级演员(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据悉,张译两次荣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还曾斩获金鸡奖最佳男主、男配。
百花奖、白玉兰奖、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最佳男主角。
今年4月,张译凭《三大队》再夺华表奖影帝后,宣布暂别荧幕。
曾有不少人传出张译退圈的消息,直到他获得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这无疑是对演员的最高褒奖,张译获众人认可。
少年时期,他和父母居住在哈尔滨的老厂区。
每天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清朗沉稳的新闻播报声在院里回荡。
年少的张译对播音员满怀期待。
你一发声众人倾听,整座城因你焕醒,超厉害!
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张译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专业课成绩皆为第一。
然而命运弄人,最终都未被录取。
两次落榜的张译心情低落,越琢磨越烦闷。
萎靡数月后,恰逢哈尔滨话剧院招生,张译以自费生的身份紧紧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起初毫无基础的张译,如饥似渴地钻研剧本与表演,随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年后,老师好心提醒他,若真心学话剧,不妨去北京试试。
张译兴致勃勃地提着行李,径直前往北京。
原本报考军艺,体检时查出“脊柱弯曲”与“严重营养不良”,无缘终试。
报考中戏话剧表演专业,主考官看过太多长相出众的考生。
见到精瘦、小眼睛、塌鼻梁的张译,对方明显一怔,问:“你考虑去中文系或导演系吗?”
张译在话剧之墙外徘徊,一直难寻归宿。
为了事业打拼
直至近乎山穷水尽时,才终于收到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录取通知。
后来,张译在自传《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中记录了诸多当兵时的往事。
张译当了九年兵,从被老师说“站没站相,站那儿八道弯”的瘦弱男孩实现蜕变。
蜕变成为观众心中挺拔坚毅、正气凛然的演员。
在战友话剧团,张译登台机会仍少,便外出跑剧组。摸索五六年,前路依旧迷茫。
转机骤至,他得到参演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机会。
那时张译28岁,对演员来说年纪偏大,又非科班出身、长相普通。
电视剧《士兵突击》改编自话剧《爱尔纳·突击》,张译曾是《爱尔纳·突击》场记。
谁也没想到,临近而立之年的张译,借《士兵突击》开启人生新程。
《士兵突击》中的班长“史今”,无疑是剧里最具爱心、性格最温柔的角色。
许三多遭人冷眼嘲笑,史今是唯一鼓励且信任他的人。
虽仅出场九集,这个“白月光”角色却打动无数观众。
演这部剧时,张译刚退伍转业,他和连长那场哭戏演绎得相当到位。
张译终于火了。
随后,《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兵团岁月》等片约纷至沓来。
盛名之下,张译仍保有难能可贵的谦逊低调。
他开始思考,除了热爱演艺工作,自己作为演员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走上事业巅峰
出道后,张译始终怀揣“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过去四年,这位演艺圈“劳模”拍了16部戏,组与组最短间隔仅半天。
有人叫他“戏疯子”,也有人夸他“执着敬业、演技精湛”,而他一直坚信“戏好才是王道”。
入戏沉醉,远名逍遥。
在合作过的导演中,张译最认可贾樟柯对他的评价:“张译,能行。”
自2017年起,张译斩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奖。
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等“大满贯”,于影视领域全面开花。
回顾张译过往作品,他贡献了诸多教科书式表演。
从循规蹈矩的新人演员,蜕变成为宝贵的创作型演员。
距《士兵突击》出演已过17年,岁月匆匆。
今年也是张译的作品丰收年,春节档有电影《满江红》。
电影《无价之宝》《刀尖》正在影院火热上映,《三大队》也已登场,目前票房超2.9亿元。
可以说,张译呈“霸屏”之势,屡屡为观众奉上“最佳表演”。
在感情生活里,张译尽显责任感。
他和初恋女友因家人阻挠被迫分手,之后女友遇车祸成了植物人。
张译悲痛万分,此后常去探望女友。
两年后,张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钱琳琳结婚。
张译对离过婚且带着孩子的钱琳琳颇为尽责。
不仅没嫌弃孩子,还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母女俩。
钱琳琳不反对张译去探望初恋女友。
结语
张译是事业上尽职尽责的演员。
即便在感情上,也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