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为什么长辈一定要催我们结婚?他们在焦虑什么?

点击次数:87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30 14:24:57
生活中的实用心理《5分钟心理学》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体验更佳。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图源 最近我的一个表妹跟我吐槽: 我才28岁,我妈已经把我的相亲排到明年了。 每次一打电话就问什么时候结婚,好像只要结

 生活中的实用心理《5分钟心理学》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体验更佳。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图源

最近我的一个表妹跟我吐槽:

我才28岁,我妈已经把我的相亲排到明年了。

每次一打电话就问什么时候结婚,好像只要结婚了,我的人生kpi就完成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扰:

明明自己还觉得年轻,根本没准备好进入婚姻,长辈却已经把结婚变成了家庭会议必谈话题,各种安排相亲。

有的不那么愿意结婚的朋友,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我现在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明明他们知道结婚也未必幸福——

为什么还会如此执着地催婚?

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心理动因。

图片

1

社会时钟带来的集体焦虑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社会时钟,它就像一张无形的时刻表,规定了什么年龄应该完成什么事。

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是在这样的标准下成长的:2

2岁毕业,25岁结婚,28岁前生孩子...... 

虽然现在时代变了,但他们的认知框架很难快速更新。

我的一位访客小李,32岁未婚,她父亲常说:

“我32岁的时候,你都上小学了。”

其实这句话背后不是责备,而是一种认知失调:

他们的经验和你的人生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会带来强烈的不安。

2

父母的存在性焦

我去年接触了一个案例:

张女士在女儿27岁时突然开始疯狂安排孩子相亲。

在咨询中她坦言:“我不是着急她结婚,是怕她老了一个人怎么办......”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深层心理:

父母把子女的婚姻,当作自己完成任务的标志。

对很多父母来说:

孩子结婚 = 人生责任完成了

有了第三代 = 生命延续有了保障

他们不是在催你,而是在消除自己的存在焦虑。

就像爬山时总想要赶紧看到下一个路标,才能确信自己没走错路。

3

 “保护”背后的心理投射

王阿姨每天给儿子发“不结婚的十大危害”“选错人真的是影响一辈子”等等文章。

后来发现,她其实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

当年她是因为家庭压力仓促结婚,现在把“应该好好选择”的理想投射到了儿子身上。

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补偿性控制:

当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时,会通过控制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婚姻不幸福的父母更爱催婚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看重彩礼  

他们不是在要求你,是在修复自己的人生。

4

时代断裂:两套生存逻辑的碰撞

30年前,结婚确实是生存刚需:

经济上需要共同劳动

生活上需要互相照顾

养老必须靠子女

但现在,这些功能逐渐被替代:

外卖解决吃饭问题

物业提供家居服务

 社保覆盖基础养老

父母焦虑的,是你用新规则玩人生游戏。

就像看惯纸质书的人,总觉得电子书“不像真的在读书”。

图片

想要用更好地方式去应对父母的催婚,你可以参考这几个建议。

1

理解背后的善意

图片

当你回应父母时可以先说:

“我知道你们是担心我过得不好……”

这有利于让对话从对抗转向沟通。

2

展示替代方案

图片

给父母呈现你规划中的生活:

事业发展、朋友社交、兴趣爱好。

让他们看到单身也可以充实。

3

设置温和边界

图片

比如:

“每周六可以聊这个话题,其他时间我们先聊点别的?”

既能尊重他们的关心,也能保护自己。

4

引导关注转移

图片

帮父母培养新的生活重心:

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宠物养护。

当他们的生活丰富了,自然减少对你的关注。

我们这代人面临的婚恋课题,本质上是在:

为后代开创新的可能性。

那些不被理解的坚持,或许正在创造未来更自由的家庭模式。

父母的爱是真的,但是孝顺不是顺从,结婚与否、何时结婚,最终应该是:

你自己的选择。

他们希望看到你幸福的模样,那你该做的,是用自己的方式证明:

幸福从来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

如果你在婚恋方面有其他困扰,可以让老师帮你分析,找到方向。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